返回栏目
首页法治 • 正文

26年法律风云,从戎装到法袍的使命传承——记北京双鹏律师事务所

发布时间:  浏览: 次  作者:张志戬

  26年法律风云,从戎装到法袍的使命传承——记北京双鹏律师事务所主任王西铭

  


  从海军军营的戎装铁甲,到律师事务所的法袍卷宗,王西铭的26年,是一场跨越两个战场的使命接力。当他脱下军装踏入法律界时,带走的不仅是军人的刚毅与严谨,更有一份对“守护”二字的深刻理解——只是昔日守护的是家国海疆,如今守护的是公平正义。

  1999年,怀揣着对法治的赤诚,王西铭接管北京双鹏律师事务所。彼时的律所像一艘初航的舰艇,他既是舰长也是水手,在法律的海洋里摸索前行。军旅生涯赋予的纪律性与执行力,成了他最珍贵的“装备”:办案时如执行任务般一丝不苟,阅卷时像研判军情般洞察细节,面对复杂案情时,那股“不解决问题不罢休”的韧劲,分明带着军人攻坚克难的底色。创业初期,他既当律师又做“管家”,从刑事辩护的庭审交锋到民事纠纷的调解沟通,每一份法律文书都写得如同作战方案般精准,每一次庭前准备都像战前推演般周密。

  26年来,王西铭的案头始终摆着形形色色的疑难卷宗:在职务犯罪案件中,他以军人特有的敏锐厘清罪与非罪的边界,让辩护权在法治框架内闪光;面对土地纠纷、企业改制等牵涉多方利益的复杂事务,他像“拆弹专家”般抽丝剥茧,用法律智慧平衡各方诉求;在行政诉讼的博弈中,他坚守“监督公权、保障私权”的底线,那份不卑不亢的气场里,依稀可见军营中锤炼出的风骨。他常说:“法庭如战场,胜诉靠的不是气势,是证据与法理的‘硬实力’。”

  军旅生涯教会他“独行快,众行远”。如今的双鹏律所,已凝聚起一支毕业于国内外知名法学院的精英团队。在他倡导的“专业为本、协作致胜”理念下,团队像一支训练有素的战队,刑事、民事、商事等领域各有专攻却又紧密配合,共同啃下一个又一个“硬骨头”案件。而这份团队力量,正随着版图的扩张走向更广阔的天地——继广州分所顺利启航后,今年,上海、宁波、福州、杭州、南京、青岛、兰州、银川等城市的分所也将陆续落地。从京津冀到长三角,从东南沿海到西北内陆,双鹏的脚步如同一次“法律长征”,要让专业法律服务像哨所般扎根每一片需要的土地。

  在王西铭看来,法律人的使命从不止于“胜诉率”。就像当年在军营里牢记“为人民服务”的宗旨,如今的他始终带着这份初心投身公益:组织律师深入社区普法,像当年为群众讲政策般耐心;为弱势群体提供法律援助,如同救助困难群众般热忱;牵头成立重大疑难案件法务专家智库,更像是在搭建一座“法治瞭望塔”,为复杂纠纷提供系统解决方案。这些事看似“不盈利”,却被他视作“法律人必须补的课”——毕竟,法治的温度,既藏在高端商事谈判的会议室里,也藏在菜市场摊主听懂“消费者权益”的笑容里。

  从海军转业到法律深耕,26年风云路,王西铭身上的制服变了,守护的方式变了,但那份“使命必达”的信念从未改变。当全国分所的网络逐渐铺开,他知道,这不是终点,而是新的“执勤点”——就像当年在舰艇上眺望远方,如今他望向的,是法治中国更辽阔的地平线。而他和团队的每一步,都在书写着同一句话:无论是军装还是法袍,守护的,始终是人心深处对公平正义的向往。


相关文章Related

返回栏目>>

首页   |   帮助

Copyright © 2010-2020 环球新闻传媒网 版权所有 备案号:京ICP备13004180号-2